书生不知分,奉诏行三军。
赤手张空弮,幸脱貔虎群。
四海莲华峰,濂溪涨清芬。
拟求一勺水,浣我三斗尘。
翠潋明夕霏,晴云荡朝氛。
重上夫子堂,謦咳如有闻。
池莲已濯濯,庭草长忻忻。
重惟夫子书,千古披昏嚣。
善恶萌於几,阴阳互而分。
一落俗儒喙,哓哓齿穿齦。
流传岂不广,世道滋放纷。
书生屡乞骸,归耕故山云。
原言与同志,相期任斯文。
端平三年春三月戊午朔天子有招俾臣了翁以佥。宋代。魏了翁。 书生不知分,奉诏行三军。赤手张空弮,幸脱貔虎群。四海莲华峰,濂溪涨清芬。拟求一勺水,浣我三斗尘。翠潋明夕霏,晴云荡朝氛。重上夫子堂,謦咳如有闻。池莲已濯濯,庭草长忻忻。重惟夫子书,千古披昏嚣。善恶萌於几,阴阳互而分。一落俗儒喙,哓哓齿穿齦。流传岂不广,世道滋放纷。书生屡乞骸,归耕故山云。原言与同志,相期任斯文。
魏了翁(1178年—1237年) ,字华父,号鹤山,邛州蒲江(今属四川)人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大臣。嘉熙元年(1237年)卒,年六十,赠太师、秦国公,谥文靖。魏了翁反对佛、老“无欲”之说,认为圣贤只言“寡欲”不言“无欲”,指出“虚无,道之害也”。推崇朱熹理学,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。提出“心者人之太极,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”,强调“心”的作用,又和陆九渊接近。能诗词,善属文,其词语意高旷,风格或清丽,或悲壮。著有《鹤山全集》、《九经要义》、《古今考》、《经史杂钞》、《师友雅言》等,词有《鹤山长短句》。 ...
魏了翁。 魏了翁(1178年—1237年) ,字华父,号鹤山,邛州蒲江(今属四川)人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大臣。嘉熙元年(1237年)卒,年六十,赠太师、秦国公,谥文靖。魏了翁反对佛、老“无欲”之说,认为圣贤只言“寡欲”不言“无欲”,指出“虚无,道之害也”。推崇朱熹理学,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。提出“心者人之太极,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”,强调“心”的作用,又和陆九渊接近。能诗词,善属文,其词语意高旷,风格或清丽,或悲壮。著有《鹤山全集》、《九经要义》、《古今考》、《经史杂钞》、《师友雅言》等,词有《鹤山长短句》。
登华顶峰。宋代。鲍朝宾。 篮舆直上八重峰,千里秋蟾咫尺中。寄语尘寰高会者,清光不与世间同。
暑雨夕霁。宋代。宋庠。 天角残划截幕晖,南楼风快暑烟微。月波半露金枢穴,云叶全收玉女衣。气爽戍楼孤鹊云,雾沈荒苑数萤归。凉轩更作东山咏,何处庄环有世机。
中秋鸡鸣寺独坐。明代。陈履。 疏星淡月秣陵秋,独客翛然动远愁。万里音书悬北雁,孤山风物异南楼。光摇石室凉应透,影落银河净欲流。是处旅魂惊不定,清砧遥夜送声幽。
归京口。宋代。王存。 倦宦归来故国春,北楼千尺绝飞尘。江山雄伟增人气,城壁萧条类此身。眼底交游随物老,樽前歌舞逐时新。十年旧事无人问,目送斜阳下广津。
仙姑对奕图。元代。黄庚。 碧玉花冠素锦裳,对拈棋子费思量。终年不下神仙着,想是蓬莱日月长。